媒體報導 Media


 

【2024.04.02國科會及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 新聞稿】

睡好.睡飽.寶寶發展好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記者會

國科會補助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發現:睡眠與幼兒發展密不可分!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與國科會補助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團隊揭曉臺灣幼兒睡眠狀況。根據調查結果,臺灣幼兒普遍上床時間太晚,睡眠不足時數隨年齡成長而增高;睡眠品質好(睡好)、睡眠時數足(睡飽)及早睡,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和身體動作的發展都愈好。

歐美研究發現,隨著科技進展及教育普及,兒童的睡眠總時長在過去數十年間,持續呈現縮短趨勢。各項實證研究皆顯示,睡眠不足對認知、生理、心理上會帶來負面影響;而兒童時期睡眠品質,也可預測青少年時期心理健康與行為問題。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根據全臺具代表性的樣本,長期追蹤1~3歲幼兒的睡眠狀況,並分析幼兒睡眠與其發展的關係,得到以下的發現:

1 ~ 3歲幼兒嚴重睡眠不足的比例,隨年齡成長而倍增

隨著年齡增加,幼兒睡眠總時數(包含午睡時間)持續減少。平均睡眠總時長從1歲的近13小時,降至2歲的12個小時又14分鐘,再跌到3歲的11個小時又38分鐘。以衛福部建議的嬰幼兒需睡11 ~ 14小時的最低標準11小時來看,臺灣嚴重睡眠不足的孩子的比例,從1歲的3%,略增至2歲的5%,到了3歲,已超過一成(11.8%),1 ~ 3歲幼兒嚴重睡眠不足的比例,隨年齡成長而倍增。

睡眠時數

1 ~ 3歲幼兒超過10點後就寢的比例約為五成

以衛福部建議幼兒最低睡眠時數標準11小時推估(假設上午7點起床,午睡2小時,推估需於10點前就寢),幼兒晚睡(10點以後就寢)的比例,在各年齡層都偏高,並且隨著年齡攀升。整體來看,1歲大時,晚睡的比例接近一半(48.3%);到了2歲,比例超過一半(54.3%);3歲以後,比例竟已接近六成(57.8%)。

睡眠時數

調查發現,在睡眠時間不足11小時的臺灣幼兒中,就寢時間在晚上10點後(晚睡)的比例偏高。在1歲大時,超過10點才上床睡覺的幼兒達六成(63.7%);在2歲大時,超過10點才就寢的幼兒接近七成(68.9%);到了3歲大,晚睡的比例已快到四分之三(73.7%)。

睡眠時數

1 ~ 3歲幼兒三至四成未有好的睡眠品質

根據家長(主要照顧者)所觀察孩子的睡眠品質,1歲大時超過四成以上幼兒(43.5%)未有好的睡眠品質,2歲大時超過三成(35%),3歲大時則接近三成(29.3%)。隨著幼兒年齡增長,睡眠品質不佳比例微幅降低。

睡眠時數

幼兒睡眠狀況與發展的關係

調查發現,就寢時間、睡眠時數、睡眠品質對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發展及整體發展都有顯著的影響。以衛福部建議最低睡眠時數標準11小時計算,「10點前就寢組」幼兒的發展顯著優於「10點後就寢組」(晚睡)幼兒;「睡眠充足」(11小時以上)幼兒的發展顯著優於「睡眠不足」(不到11小時)幼兒;「睡眠品質好」幼兒發展顯著優於「睡眠品質不夠好」幼兒。

家庭環境與睡眠品質的關係

家中提供愈多元的學習環境,孩子睡眠品質也會愈好。多元的環境包含了拜訪親友、到住家外面看看玩玩、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看書及讓孩子玩按壓、抓取、踢腿、推、拉的物品。然而,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愈長,睡眠品質愈差。依據衛福部嬰幼兒使用3C建議,2歲以下嬰幼兒避免看螢幕;大於2歲,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臺灣1 ~ 3歲孩子平均使用電子產品的總時間,1歲大時為35分鐘;2歲時為1小時30分鐘;3歲時為1小時50分鐘。

根據調查結果,提供以下建議:

(一)給家長

1.足夠睡眠時數:根據衛福部嬰幼兒睡眠時數11 ~ 14小時之建議,如果早上7:00起床,依個人睡眠需求,要在晚上7:00-10:00前入睡。以最低標準11小時推估,建議1 ~ 3歲幼兒在9點半前就寢,不應超過10點,如此才能達到睡眠時數的最低標準。

2.良好睡眠品質:提供多元學習環境並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以提升孩子睡眠品質。

(二)給機構(如:托嬰中心、幼兒園、親子館)

1.多元活動安排:提供多元的體能活動和學習環境,有助幼兒睡眠品質。

2.加強親職推廣:透過親職活動、電子佈告欄或聯絡簿等推廣幼兒睡眠相關的訊息。

(三)給相關單位

1.衛福部:於兒童健康手冊、相關網站(如:健康九九+網站、育兒親職網、健康促進計畫)、醫療院所、托育人員/親子館(托育資源中心)人員研習等,納入幼兒睡眠議題並加強推廣幼兒睡眠相關資訊。

2.教育部:將幼兒睡眠議題納入教保服務人員、家庭教育推展人員等研習課程。

註:本次分析資料取自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3月齡組1、2、3歲皆完成訪問之家長問卷數據,樣本共5,502位幼兒(男2,828位,女2,674位;生日界於民國105年4月1日至106年6月30日)。

 
 
 

 


 

【2023.04.12國科會及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新聞稿】

看見臺灣幼兒情緒 培育堅實EQ素養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記者會

情緒能力是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終生教育的重要素養。幼兒階段是培育情緒素養的敏感時期,而幼兒的情緒能力發展受到家庭環境的深刻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張鑑如教授所執行的「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團隊,在本次記者會,將以「看見臺灣幼兒情緒,培育堅實EQ素養」為主題,運用科學實證資料,剖析臺灣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歷程及培養幼兒情緒力的重要關鍵因素,提醒家長重視孩子情緒能力的學習養成,並建議相關部會共同合作重視親職教育。

一、幼兒的情緒能力並非全先天養成,後天環境學習更重要:有些面向的情緒能力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逐漸成熟,例如基本的情緒表達能力,大約90%的幼兒在1歲時已接近發展成熟;但調查發現有些情緒能力,例如「情緒調節能力」,至幼兒4歲僅約30%可經常作到,可見情緒調節能力對幼兒較為困難。從調查中也發現幼兒所經驗的家庭系統各因子分數越高,幼兒整體情緒能力表現越好,可見後天家庭環境和學習對幼兒情緒能力扮演重要角色。

二、家庭環境是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重要關鍵:家庭環境的因素,例如家長的正向回應、多樣環境、親職參與、親子共讀等,對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都具有正面的影響,尤其家長正向回應與提供多樣環境相對更為重要。然而調查發現臺灣家長正向回應頻率隨著幼兒年齡增長有稍微減少或愈漸平緩的趨勢,提供多樣的環境和親子共讀也有待加強,例如,超過26%的幼兒至4歲時仍從未或幾乎沒有親子共讀的經驗,家長每天與孩子共讀的比例不到兩成,遠低於國外的六成;經常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的家長比例至幼兒4歲時也不到兩成。在親職參與部分則以母親為主,父親雖有參與但程度顯著低於母親。幼兒使用電子產品人數比例很高,1歲時即有6成,2歲後更高達9成;且使用時間長,2歲時每天即超過1小時;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長,幼兒情緒能力發展越不利,且這樣的關聯在幼兒1歲時即出現。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團隊建議,家長應理解孩子情緒能力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適宜的教養與陪伴。例如,家長可以多給予孩子正向的回應和鼓勵,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和人事物,多參與親職活動和與孩子共讀,並適度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而托育相關機構,則可提供家長親職教育訊息,並鼓勵參與親職活動。同時,也建議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等相關部會共同合作重視親職教育,讓孩子們的情緒能力在良善的育兒環境和各方支持系統下完好的發展。

【附錄】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說明

一、國科會自103年補助「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是華人地區第一個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大型調查。該計畫於105年開始蒐集「3月齡」及「36月齡」兩組具代表性的臺灣幼兒樣本問卷資料,資料已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釋出,可提供相關人員使用,以探索與幼兒發展相關議題。

二、本次發表的樣本為該計畫「3月齡」組幼兒,分析幼兒在1-4歲時由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所填寫的問卷資料,樣本總人數為6,023人。

 

 


 

【2022.05.25 科技部人文司科普平臺《人文.島嶼》平臺報導KIT研究成果】
Kids in Taiwan!
臺灣幼兒發展千百問,
他們用臺灣的調查資料庫來回答
(點選進入)

 


 

【2022.04.0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及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新聞稿】

善用3C.陪伴第一: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

科技部補助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發現:
超過九成三到五歲幼兒使用3C產品;年齡越小,使用3C時間越久。
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語言以及認知發展越糟
產學共同呼籲以共讀陪伴 對幼兒語言、認知發展有利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與親子天下聯合舉辦【善用3C.陪伴第一: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記者會,產學雙方共同呼籲全臺嬰幼兒家長響應「放下手機10分鐘,每天共讀10分鐘,連續21天養成親子共讀習慣」行動,降低幼兒因不可避免會接觸3C產品而導致的負面影響。

根據科技部補助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追蹤發現,臺灣超過九成的幼兒在3至5時在家會使用3C產品,且使用的比例隨著幼兒年齡成長而增加;幼兒5歲時,使用的人數比例已高達98%。其中使用最多的3C產品為電視,其次為智慧型手機。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則隨著幼兒年齡成長而減少,在幼兒3、4、5歲時平均每天使用3C產品的時間分別為2小時17分鐘、1小時59分鐘及1小時36分鐘,皆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福部國健署之建議: 2歲以上每天看螢幕不要超過1小時。

此外,調查也發現,幼兒3C產品的使用時間與其3、4、5歲的發展皆呈現顯著負相關,而且使用每天在1小時以內的幼兒,其整體發展優於使用超過1小時的幼兒,尤以認知與語言上的發展最為明顯。另也發現假日親子互動時間愈長,幼兒整體發展愈佳,也可降低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對其整體發展的負向影響。建議政府利用多重管道宣導3C產品使用時間過長對幼兒發展的負向影響,並鼓勵家長多陪伴幼兒。

4月連續假期將至,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了。現今社會中,生活周遭都可見到人手一機,已經很難完全禁止幼兒接觸3C產品。在本次記者會,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針對幼兒使用3C產品情形、3C使用時間對幼兒發展的長期影響、幼兒使用3C 產品時間的建議、減緩3C負面影響的作法與政策建議,進行說明。分析結果來自臺灣幼兒發展調查36月齡組第一波(3歲)、第二波(4歲)、第3波(5歲)皆完成訪問的家長問卷資料,樣本數為1,732幼兒(男888,女844)。會中也安排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與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主持人張鑑如教授進行對談,並邀請到職能治療師黃彥鈞、彰化原斗國小教師林怡辰分別從職能治療現場與校園教學現場的觀察做回應,試圖為調查發現提供家長實務上的解方。

一、年齡愈小,使用3C時間愈長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追蹤資料顯示,我國3~5歲幼兒中,有九成的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使用的比例隨著幼兒年齡成長而增加。在幼兒3、4、5歲時,在家使用3C產品的人數比例分別高達約93%、95%及98%(見表1)。

在使用種類方面,我國3~5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3C產品是電視,每10名幼兒中,約有8或9名在家看電視。幼兒3歲時近8成在家會看電視;到了4歲,看電視的比例,上升到八成四;到了5歲,則有接近九成的幼兒在家會看電視。使用次多的3C產品為智慧型手機。幼兒3歲時,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例約為64%;到了4歲,稍微增加到65%;幼兒5歲大時,則近67%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皆超過六成。

在時間方面,發現臺灣3~5歲幼兒每天在家使用3C產品的平均時間,隨著幼兒年紀增長而減少。幼兒3、4、5歲時在家使用3C的時間分別為2小時17分鐘、1小時59分鐘、及1小時36分鐘,皆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福部國健署提出每天使用3C產品少於1小時之建議。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之所以會逐年變短,可能是因為多數4、5歲幼兒白天上幼兒園,在家的時間減少,而在幼兒園使用3C產品的時間,並不列入此項計算中。

表1 臺灣3-5歲幼兒使用3C產品情形

  3歲 4歲 5歲
使用3C產品人數比例 93.2 95.2 97.9
看電視人數百分比 78.5 83.9 88.2
使用智慧型手機人數百分比 64.3 65.1 66.5
在家每天平均使用3C時間 2小時17分鐘 1小時59分鐘 1小時36分鐘

 

二、社經地位低,幼兒使用3C人數比例較高,使用時間較長

在時間方面,發現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也有差異,且在幼兒3歲、4歲或5歲時都達到顯著差異;家庭社經地位愈低,3C 產品使用時間愈長。其中低社經家庭使用3C產品時間在3、4、5歲時分別為3小時2分鐘、2小時46分鐘和2小時11分鐘,是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福部國健署建議使用時間的兩、三倍。相較之下,高社經地位家庭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在3、4、5歲時分別為1小時23分鐘、1小時18分鐘和1小時4分鐘,遠低於低社經家庭幼兒(見表2)。

表2 臺灣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每天在家平均使用3C產品時間

家庭社經地位 3歲 4歲 5歲
3小時2分鐘 2小時46分鐘 2小時11分鐘
2小時27分鐘 2小時8分鐘 1小時40分鐘
中高 2小時10分鐘 1小時47分鐘 1小時30分鐘
1小時23分鐘 1小時18分鐘 1小時4分鐘

 

三、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愈長,幼兒的發展狀況愈不佳

調查分析顯示,臺灣幼兒3C產品使用時間的長短,與幼兒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和整體發展之間都呈現顯著負向的關係。換句話說,幼兒在家使用3C產品的時間愈長,幼兒的發展狀況愈不佳,無論在幼兒3歲、4歲、5歲時,都得到數據上的印證。另外,追蹤結果也顯示,幼兒在3歲時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在4歲或5歲的整體發展分數愈低;幼兒在4歲時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在5歲的整體發展分數也愈低。

四、限制幼兒3C產品使用時間在1小時內,幼兒發展較佳;超過1小時,隨時間愈長,發展愈不佳

此次調查還發現,以5歲幼兒為例,不同3C產品使用時間的幼兒,其整體發展不同;使用1小時內之幼兒,其整體發展分數最高;使用超過3小時的幼兒,其整體發展分數最低。

五、增加假日親子互動時間,可減緩3C對與幼兒整體發展的負面影響

調查發現,臺灣3~5歲幼兒在家使用3C的時間愈長,其親子互動的時間就愈低;而親子互動的時間愈長,幼兒的整體發展就愈佳。換言之,若家長平日工作時間長,但能在假日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可降低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對其整體發展的負向影響。

六、政策建議

根據上述發現,本計畫建議政府利用多重管道宣導3C產品使用時間過長,對幼兒發展的負向影響,並鼓勵家長多陪伴幼兒,善用3C產品。以下分別從幼兒園、家庭、社區、媒體四方面來說明:

(一)幼兒園

1. 建議透過幼兒園,將3C使用的原則,轉化成親子共學或學習單的方式,以親子為對象進行健康促進宣導。

2. 參考衛福部國健署「幼兒園健康促進計畫」視力保健方案,規劃3C產品使用講座與親子活動:

(1) 教育幼兒正確的用眼行為。

(2) 宣導3C產品對幼兒的傷害並採取積極作為,除了提供家長相關文章外,也可邀請家長參加幼兒園講座。

(3) 設計護眼的親子活動,引導家長學習放下3C產品,鼓勵家長帶幼兒一同活動。

(二)家庭

1. 在親職教育課程納入幼兒3C產品使用的相關主題,建議幼兒3C產品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最好低於30分鐘。

2. 鼓勵親子共同參與活動,例如:遊戲、共讀、吃飯、講話等,增加親子互動時間,以減少3C產品對幼兒發展的負面影響。

(三)社區

1. 以鄰里、里民活動中心等社區合作的方式,將3C產品使用的原則資訊,推廣送到家庭,並結合親子活動和講座,讓家長或幼兒的主要照顧者了解3C使用對幼兒發展的影響。例如:可透過里長宣導政府相關資訊時,發放3C使用和陪伴引導策略的單張;或結合有趣的政府宣導品(例如,居家托育中心的發展篩檢玩具袋、Bookstart共讀禮袋),加以宣導。

2. 建議教育部家庭教育年度計畫,在鄰里社區部分,加入針對幼兒3C使用與親子互動等議題的推廣教育。

(四)媒體

1.建議倡導家長增加陪伴幼兒時間,以降低幼兒過度接觸3C產品的時間,及對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而親子共讀是陪伴幼兒的最佳方式,且對幼兒語言與認知發展有具體幫助。

2.推廣親子共讀可以從0歲就開始的概念,邀請全臺幼兒家長一起參與「挑戰放下手機,連續21天與孩子每天共讀10分鐘,讓共讀成為親子互動習慣」的倡議串聯活動。

3.規劃報導家庭親子共讀典範個案,透過介紹個案家庭進行親子共讀方式,提供家有幼兒的家長有學習指引,並能從增加親子共讀成功經驗,提高養成親子共讀習慣成效。

(資料來源:教育智庫辦公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21.03.3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及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新聞稿】

臺師大公布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調查結果
《家.園》共育-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

再過幾天就是兒童節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及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公布「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調查結果,研究發現接受學前教育之5歲幼兒,在認知、語言和身體動作發展上,皆顯著優於未接受學前教育之幼兒。和諧的《家.園》關係品質、幼兒園教保品質與幼兒整體發展都有著正向的關聯;幼兒在教保品質較佳的幼兒園內學習,其整體發展也較佳。

臺師大3月30日舉行「家‧園共育-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記者會,由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主持,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主持人、人發系張鑑如教授說明調查結果,人發系周麗端主任、教育智庫辦公室陳珮英副執行長、以及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涂妙如主任到場參與。

無論是政府或父母,若能關注學前教育品質以及投資學前教育,對幼兒未來能都獲得正向和有效的成果。根據PISA 2018年的報告顯示,接受過一年學前教育的幼兒,在15歲時的PISA閱讀能力表現,比未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幼兒多26分,即使經過社會經濟地位的校正,也可達到多14分的表現;接受兩年學前教育的幼兒則多增加45分,經過社會經濟地位校正也可多23分。

在科技部長期經費支持下,「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為華人地區第一個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縱貫研究資料庫。自民國105年3月開始全國調查,至目前資料追蹤已歷時五年。

本次記者會將以36月齡組第三波(5歲)追蹤資料進行分析,包括家長問卷(共調查1,985位幼兒,男1,018位,女967位)及教保問卷(共調查858位幼兒,男430位,女428位;填寫問卷的教保服務人員,男8位,女850位)。

根據教育部統計,108學年度5歲幼兒入園比例高達96.2%,顯示臺灣5歲幼兒受教率甚高,然幼兒所接受的幼兒園品質如何,更值得重視與瞭解。以下分別針對幼兒園品質的兩個重要面向,即《家.園》關係品質及教保品質,分別說明調查結果:

一、《家.園》關係品質

《家.園》關係品質上,調查結果發現臺灣大部分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情形,家長對於本身能直接協力的面向,例如確定孩子在幼兒園所學、近五成的家長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約半數的老師也視為自己的責任,但老師認為孩子也需要負一些責任的比例較高。

此外,大多數的家長、老師皆認為維持雙方良好溝通是自己的責任;在親師互動上,雙方也大都能彼此尊重、互信,並交換孩子在家或在校的學習狀況。此結果顯示老師、家長的家園共育方向大多一致,且《家.園》關係有好的開始。

調查結果也發現,良好的《家.園》關係,與幼兒園的教保品質有正向關連;家長和老師的《家.園》關係愈融洽,幼兒在幼兒園內所接受的教保品質也愈好。此外,和諧的《家.園》關係亦有助於幼兒各面向的成長發展,包括認知、語言、社會及情緒發展等。

二、教保品質

依據該調查由幼兒家長和教保服務人員(公立幼兒園37.6 %,私立幼兒園60.8 %,公設民營1.5 %)所填答問卷分析結果,幼兒在教保品質較佳的幼兒園內學習,其整體發展有較理想的表現,無論是在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及身體動作發展上都有顯著較佳的能力,並且有較少的攻擊行為。顯示教保品質在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意義。教保品質的評估構面分別為:教保活動、學習環境及師生互動三項,以下進一步說明:

1.教保活動

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經常進行(每週3-4次)的教保活動,依序為:讓孩子自己選擇活動、進行體能活動、肢體律動、聽唱手指謠兒歌、認識生活常見的文字/圖案/符號、進行手部精細操作活動、師生共讀圖畫書;較少進行(每週1-2次)的教保活動,依序為:進行邏輯推理、順序/分類/比較活動、玩有規則的遊戲或玩具、玩扮演遊戲,單純說故事給孩子聽等。

此結果顯示在幼兒園內邏輯、分類等這類教保活動,進行頻率較低於體能律動、兒歌韻文等語文活動。基於《家.園》協力之益處,建議家長在家中也可多提供孩子從事邏輯、順序、分類和角色扮演的遊戲活動機會,例如:做家事(擺碗筷、摺衣服、分類衣服)、親子烹飪、玩七巧板、拼圖、桌遊、扮演遊戲等,以補強孩子在幼兒園接觸較少活動的學習機會。

至於幼兒園內較常進行的活動,例如聽唱手指謠兒歌、師生共讀圖畫書等,建議可將這些活動延伸至家庭,例如鼓勵幼兒帶書回家,講故事給家人聽,也邀請家人說故事,雙向進行。

2.學習環境

在幼兒園裡所提供的教具、材料和環境中,種類較多且常被使用的前六項依序為:小型建構玩具或材料、團體活動時間、大肌肉活動設備、藝術材料、足夠的遊戲空間,以及展示環境文字;而較少提供的項目則包括:自然物品、柔軟物品及放鬆的舒適區域、玩沙玩水的遊戲/器具,以及可自由使用的隱密空間。

此結果顯示,自然類及科學探索類的素材較少在幼兒園內被提供及使用,與情緒相關的教具和可舒緩幼兒情緒的空間安排也較欠缺,建議幼兒園補充此類教具和素材供幼兒使用,並營造有助幼兒情緒發展的環境布置。此外,也建議家長在家中多提供一些幼兒園較為不足的玩具、材料和環境布置,以助幼兒發展。

3.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的調查結果指出幼兒園老師多認為能教好孩子,而且即使在忙亂的情形下,當孩子出現問題或特殊狀況時,幼兒園老師鮮少對孩子比較兇或沒耐心。幼兒園老師與幼兒常有(一週內3-4次)的互動內容包括:會仔細聽孩子說的話並愉快回應、會和孩子聊過去發生的事,並幫助孩子瞭解他人的想法。

然而屬於個別需求較高的互動項目上,出現的頻率則較低(一週內1-2次),例如:引導孩子多說一些話、知道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並在活動設計時給予特別考慮和支持、幫助孩子與其他孩子溝通互動、為個別孩子改變預定計畫。

此結果顯示教保服務人員對幼兒多有耐心,能滿足團體層面幼兒的需求,但對幼兒個別化的需求較難顧及。建議多關心教保服務人員在教保工作上的困難,給予支持,也建議家長在家中多與幼兒互動,補強幼兒園教師無法在幼兒園全面照顧幼兒個別需求的不足。

《家.園》同攜手,共創幼兒園好品質

有鑑於幼兒園品質的重要性,應重視《家.園》共育,提升親師合作的知能。除了上述建議家長可以在家和幼兒多進行的活動外,也建議政府建置並推廣《家.園》關係線上學習平臺,邀請親職、家庭教育相關專家,向家長說明如何增進親師互信關係及提升親師溝通品質。

對於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則建議政府可在教保專業知能18小時研習內,多納入《家.園》關係議題;亦可在教師e學院(原教育部數位學習平台),以及教師專業社群內,增加親師合作、親師互動等議題之探討,邀請親職、家庭教育相關背景專家擔任講員,以提升教保服務人員《家.園》關係的合作知能。

而在教保品質部分,則建議政府針對進行頻率較低的教保活動,例如邏輯、分類活動,多鼓勵教保人員在每日例行性活動進行這類活動,以提供幼兒多樣化的學習機會。此外,也建議加強教保學習環境中較不被重視的面向,例如幼兒園在自然素材、科學探索類的素材較少,建議強化教師覺察教保環境中的缺失,培養教師自然、科學媒材運用的能力。

本調查顯示,教保服務人員較無法回應幼兒個別化的需求,建議政府可參考其他國家,如英國(1:13)、澳洲(1:10),降低生師比。

(資料來源:教育智庫辦公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21.02.20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新聞稿】

臺師大公布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調查結果
小一學童假日花3小時6分鐘盯著螢幕 每週只運動4小時又50分鐘
遠低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的每週規律運動至少7小時

下週一就要開學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布「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調查結果,小一學童平均每天花1小時又25分鐘盯著螢幕,假日每天則達3小時又6分鐘,若家中沒訂定使用規範,假日更多花了近50分鐘;調查亦指出,孩子每週只花4小時又50分鐘運動,這項數據遠低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的國小規律運動應該要每週至少7小時,因此孩子課後若盯著電視或電子產品太久,勢必會壓縮體能活動時間。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是華人地區第一個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研究計畫。針對兩組樣本進行長期追蹤,包括民國105年4月至民國106年6月出生之幼兒(3月齡組)及民國102年4月至民國103年3月出生之幼兒 (36月齡組),為來自全國各縣市的代表性樣本。採分層兩階段PPS抽樣法,第一波完成家長問卷訪問人數,3月齡組共6,590人,36月齡組共2,164人。

自民國105年3月正式展開調查以來,該計畫已進行了將近五年的全國資料蒐集,累積的訪問人次超過7萬筆。當時的36月齡組的幼兒逐漸長大,約有43%的孩子們,在民國108年的九月進入國小就讀,開啟了36月齡組的第五個追蹤波次。

臺灣國小一年學童使用3C產品應有規範

根據此次國小一年級(即36月齡組第五波)前半波資料(共854幼兒,男447,女407)的初步結果顯示,臺灣國小一年級學童平均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為1小時又25分鐘,假日每天則達3小時又6分鐘。

調查結果也顯示,臺灣國小一年級學童中,絕大多數回家時間都很晚。平日放學後,即使到下午五點過後,有接近一半的小一孩子還沒回到家;若要超過九成的小一孩子都回到家,要等到晚上六、七點。在回家後至睡覺前短短幾小時內,小一學童就花了近1個半小時在使用螢幕。

另外,調查也發現,約有15%的的小一學童在家中是不得看電視、不得使用任何電子產品。而小一學童所看的電視(含各類影音媒體)節目多為卡通或兒童類節目;在電子產品的用途上,則主要用來觀看影片,玩遊戲次之。在得以使用電子產品的學童家庭中,絕大多數家長(97%)都訂了電子產品的使用規範,包括限制使用的時間長短、達到特定條件後才能使用(例如寫完功課)、限制使用的時段(例如週末)等。

計畫也發現,家中訂有使用電子產品規範的學童,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在平日平均為1小時又24分鐘、假日平均為3小時又3分鐘;而家中沒有電子產品使用規範的學童,他們使用螢幕的時間在平日平均2小時又2分鐘、假日平均3小時又53分鐘,高於家中訂有電子產品使用規範的學童。

該計畫在民國108年公布這群學童在3歲時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電腦、平版、手機等)時間與其發展的關係,發現長時間使用螢幕與其整體發展有著負面關聯。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聯合建議,兒童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不應超過1個半小時。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建議:家長應針對孩子電子產品的使用訂出使用規範,或者找出使用電子產品的替代方案,如體能活動或陪孩子玩其他遊戲等;在家中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需選擇高品質節目,並陪同觀賞、解說和應用於日常生活;在孩子就寢前的一小時,也應規定不得使用任何電子產品。這些建議都顯示了家長對孩子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應有所管控及規範。

臺灣國小一年級學童需要更多的體能活動時間

調查結果顯示,約有五分之一的小一學童除了平常在校的一週兩堂體育課外,並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孩子課後最常進行的規律運動有騎腳踏車、跳繩、跑步,而溜直排輪、打籃球、游泳、爬山次之,此外也有少部分的孩子打棒球、羽毛球、或跳舞。

調查指出孩子每週規律運動的時間,共約3個半小時。若加上每週在校的兩堂體育課,大約一週運動時間只有4小時又50分鐘,遠低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的國小規律運動應有的每週至少7小時(每天都應該要有至少1小時的體能活動),其中至少要有三天能從事增強肌肉與骨骼的負重型運動(如快走、跳繩、登山、爬樓梯等)。

教育部也指出,臺灣國小規律在校的體育課時間不及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一半。另外,先進國家的大型政府研究與整合研究都紛紛發現,體能活動或運動會幫助孩子在課堂上更能專注,並增進其記憶力、認知能力、及學習成效,尤其是數學能力、語文閱讀、與整體上的表現。這些都顯示了家長需要帶著孩子在課後期間從事體能活動,並鼓勵孩子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配合上述電子產品使用的發現,孩子課後若盯著電視或使用電子產品太久,勢必壓縮到其體能活動的時間。

臺灣國小一年級學童下課後多參加校內外各類課業輔導才藝活動、回家時間晚;多數學童在寒暑假期間有活動

本計畫發現,在國小一年級上半天課的日子,只有兩成的學童在中午下課後會回家(家裡有大人可以照顧)。從中午到下午四點間,接近一半的學童會參加校外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才藝班或安親班,接近三成則參加校內課後照顧服務班或社團。

本計畫也發現臺灣國小一年級學童,絕大多數回家的時間都很晚。平日放學後,即使到下午五點過後,有接近一半的小一孩子還沒回到家;若要超過九成的小一孩子都回到家,要等到晚上六、七點。本計畫還發現,寒暑假期間,臺灣小一學童有三分之二會在家、有大人照顧,但這些待在家的孩子中,超過一半還是會參加安排的活動,包括校外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才藝班或安親班,少數則參加校內課後照顧服務班或社團、或校外營隊。

臺灣國小一年級教師與家長親師關係良好、師生關係緊密

根據2018教學與學習國際調查臺灣報告的報告,絕大多數高中、國中、國小教師對於工作及其本身在學校的表現是滿意的。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該計畫的國小一年級學童的導師們,有九成半以上感受到的親師關係都是相當正面的,絕大多數覺得受到受訪家長尊重;在教育上提供的建議,為家長接受;在孩子有狀況時,能放心地與家長討論;家長會讓老師知道老師是個好老師;並且家長也感激其對於孩子教育的投入。

另外,在師生的互動上,接近九成的小一生導師們表示,該計畫的孩子會主動向老師分享關於自己的事情;超過八成的教師也發現,孩子在不愉快時,會向其尋求安慰。

此次的各項研究議題為該計畫近半的36月齡組孩子進入學齡階段後的初步數據,希望能藉由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先行呈現出臺灣小一學童的電子產品接觸、運動習慣、平日放學後身在何處的樣貌,以及親師和師生關係,並提出建議,以作參考。

 


 

【2019.04.03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記者會】

科技部新聞稿
「幼兒發展向前走」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記者會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福祉是國家社會繁榮與進步的重要指標。而嬰幼兒階段是人生發展極為快速,也是影響未來成就相當關鍵的階段。許多先進國家均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經費,建置大型幼兒發展的長期追蹤資料庫。有鑑於此,在科技部的補助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家發展與家庭學系暨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自民國103年8月起開始執行「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正式研究計畫,並於民國105年3月啟動全國調查資料的蒐集。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是華人地區第一個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研究計畫。研究團隊由國內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心理、早期療育、臨床醫學、調查研究跨領域和跨校學者專家所組成。以生態系統論和生命歷程觀點為研究架構,透過家長、親友和教保人員問卷調查,以及幼兒發展評估與訪談,記錄0-8歲幼兒的健康、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的發展歷程以及家庭、教保環境與經驗的變化。研究結果可供國家制訂相關政策的實證依據,並提供家長及幼兒發展和教育工作者參考。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針對兩組樣本進行長期追蹤,包括民國105年4月至民國106年6月出生之幼兒(3月齡組)及民國102年4月至民國103年3月出生之幼兒(36月齡組),為來自全國各縣市的代表性樣本。採分層兩階段PPS抽樣法,抽出之樣本3月齡組共13,692人,36月齡組共4,260人,第一波完成家長問卷訪問人數,3月齡組共6,590人,36月齡組共2,164人。除了訪問幼兒的家長外,也訪問在白天照顧幼兒的親友,以及幼兒的保母或托嬰中心、幼兒園的教保人員。自105年3月開始全國調查研究至108年2月底,已完成38,058人次的家長問卷、9,329人次的親友問卷、以及3,097人次的教保人員問卷,總數超過五萬人次。目前3月齡組幼兒在3、6、12月齡,以及36月齡組在36、48月齡的資料蒐集都已經完成。本計畫持續進行追蹤波次的資料收集,預期在109年7月底完成0-6歲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建置。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蒐集的資料相當多元且完整,可進行許多議題的分析。本次記者會將以36月齡第一波資料(共2,164幼兒,男1,113,女1,051)的初步研究發現,針對幼兒的親子共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家庭學習環境、托育時數及地點和幼兒園托育品質等五項議題,進行報告。整理重點如下:

1.    親子共讀:本計畫發現家中三歲幼兒書籍的數目能對幼兒整體發展,特別是對幼兒的「認知語言」發展有正面的影響。然而,本計畫所調查的3歲幼兒中,家中有超過30本以上幼兒書籍的家庭只佔四成,與國外(澳洲)有7成以上幼兒(2歲、4歲、6歲)家中有超過30本以上書籍相比,顯然較少。除了幼兒書籍量,親子共讀的頻率對幼兒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然而本計畫所調查的3歲幼兒家長中,約有三分之一完全或幾乎不與幼兒共讀,只有約三成的家長每週與幼兒共讀4次以上,此數據同樣也低於國外2-6歲幼兒家長約五成以上每週共讀6-7次的情形。

2.    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本計畫調查3歲幼兒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電腦、平版、手機等)的時間,研究結果與國外相關研究類似。本計畫幼兒平均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為2.3小時,其他研究如上海的研究發現3-4歲幼兒,每天平均接觸螢幕2.8小時;墨爾本的研究發現2-5歲幼兒,每天平均接觸螢幕2.1小時;美國的研究發現2-4歲幼兒,每天使用螢幕2.65小時,可見電子產品使用行為已經是全球化的現象。本計畫發現對臺灣三歲幼兒而言,長時間使用螢幕,對他們的整體發展會有負面的影響。這項結果呼應美國小兒科醫學會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的建議,2歲至5歲幼兒每天使用數位媒體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家長需要選擇高品質節目,並陪同觀賞、解說和應用於日常生活。

3.    家庭學習環境:本計畫家庭學習環境涵蓋「學習材料」、「學習刺激」、「環境多樣」、「父母回應」、「父母條件式管教」五個面向,結果發現除了提供幼兒多樣和豐富的學習素材和環境相當重要外,家長對幼兒的敏感回應與有條件的管教方式也影響幼兒的發展。家庭提供越正向多元的學習環境,幼兒的發展越好。

4.    托育時數及地點:本計畫發現臺灣3歲幼兒中近六成送托,且七成在一歲前即送給別人照顧。進一步分析有送托的幼兒資料發現,平均每天送托小於10小時的幼兒,整體發展比平均每天送托超過11小時的幼兒來的好。送到幼兒園孩子的整體發展,也顯著高於在自己家請人照顧或送到親友、保母家照顧的幼兒。 

5.    幼兒園托育品質:本計畫以「活動、課程與教學」、「學習環境」、「師生互動」三個面向來評估托育品質,結果發現好的托育品質對幼兒整體發展,特別是對幼兒的「社會情緒」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此外,本研究發現不同社經地位家庭之幼兒在整體發展指標上有顯著差異,低社經顯著低於中社經,中社經又顯著低於高社經。低社經家庭幼兒的家中圖書量和共讀次數比中高社經家庭幼兒少,家庭學習環境豐富性不如中高社經幼兒,但使用3C時間和未入學比例卻高於高社經幼兒。

影響幼兒發展的因素甚多,此五項研究議題結果為初探,還有待更深入的探究。在本次記者會中,本計畫將釋出36月齡第一波的資料,可透過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申請使用,網址為http://srda.sinica.edu.tw。未來也將逐步釋出其他波次的資料,提供國內外研究人員使用,以促進臺灣幼兒發展的研究。

近年來,政府為了提供幼兒健康成長的環境及增進幼兒的福祉不遺餘力,提出多項育兒教保津貼補助、嬰兒教保托育的公共化、免費教育等政策。科技部補助的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的成果,除了可提供家長育兒和教養的資訊,也可以作為政府擬定兒童健康、福利、家庭、托育、早療等政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2017.03.29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記者會】

 

 


 

 

【2016.04.28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