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

轉眼就要到2020年了。大家對於新的一年到來,是否充滿期待呢? KIT計劃的36月齡組小朋友,明年全部都要上小學了,當初加入計劃時還是小baby的3月齡組,也都到了可以上幼兒園的年紀。KIT計劃也要努力成長,才能跟得上孩子們成長的腳步啊。 這一期的電子報,我們會介紹新加坡國立大學家庭與人口研究中心主持的Singapore Longitudinal Early Development Study (SG LEADS)。同樣地,也會從KIT問卷中挑選一些題目,來和大家分享關於幼兒認知、語言、身體動作、社會情緒發展,以及家庭與托育環境的小發現。本期要向您介紹在KIT計畫問卷研發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陳柏熹老師。最後,我們要分享一個好聽的故事-不行,你太小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因為年齡、或是成長的快慢,有時會受到某些限制,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孩子如果能懂得成長的順序,就會更了解自己,也更能夠接納同儕間不同的特質。歡迎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聽聽這個故事。 希望您會喜歡我們為您準備的內容喔。祝福各位新的一年平安喜樂、豐收圓滿!

這一期介紹的國外資料庫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家庭與人口研究中心主持的Singapore Longitudinal Early Development Study (SG LEADS) 。SG LEADS計畫是2017開始,預計在2018-2019年收集第一波0到6歲兒童的語言發展、托育安排、社會能力發展、家庭文化與經濟環境等資料, 並在2020-2021年完成這群兒童的第二波資料。該計畫由心理學、經濟學、地理學等領域的研究者合作,希望能對影響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因素做更深入的分析。新加坡社會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少子化、人口老化、以及工時過長,都是這兩個社會面臨的社會問題。此外,台灣逐漸走向如新加坡一樣的高移民多元文化社會,這種環境中兒童發展需要的資源,將會是未來值得深究的議題。而台灣與新加坡的父母在教養態度上是否受華人文化影響,也會是未來研究的方向。SG LEADS計畫還在起步階段,希望未來也可以看到更多這個計畫的成果,有機會也可以透過兩個計劃的交流,增加大家對兒童發展的了解。

認知組
孩子能夠在一段時間後模仿大人的行為嗎?

孩子如果能夠在一段時間後模仿大人的行為(例如:看書、拿筆在紙上亂畫或是拿遙控器試著開電視),表示孩子已具有長時間記住一件事情的能力,並且能夠從記憶系統中將這件已經記住的事情提取出來,並重現在自己的行為上,這反應寶寶長期記憶能力的發展。由我們調查的數據資料可以看得出來,大約有5成的1歲孩子已經能夠在這方面有很好的表現,但有部份孩子的這項能力還在持續發展中。

語言組
孩子能自己說出生活物品的名稱嗎?

幼兒大約在1歲左右會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例如媽媽、爸爸、bye bye。但要能說出生活物品的名稱(例如「球球」、「杯子」),根據本計畫調查的結果,在滿週歲時只有大約5%的幼兒能夠做到,八成以上(87%)的幼兒還完全無法做到。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的發展比語言表達能力快一些,雖然大部分滿週歲的幼兒還無法說出生活物品的名稱,但是已經可以理解簡單的口語指令或生活用語,也會用手勢、肢體動作、表情等來表達他的需求和意圖。

身體動作組
孩子會自己跑一段距離,且不會跌倒嗎?

這次的數據分析了「1歲孩子:會自己跑一段距離,不會跌倒」的題目,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孩子都無法做到,僅有2.4%的孩子能夠完全熟練。孩子從能穩定自己的身體(趴-坐-站)到能控制身體移位(爬-走-跑)的過程,相信每個爸爸媽媽都會特別地感動!

社會情緒組
給1歲孩子他喜歡的東西時,孩子會表現出高興或興奮的心情嗎?

根據資料庫的調查,1歲大的孩子,給他喜歡的東西時,57.3%的孩子每次都會表現出高興或興奮的心情,32%的孩子也能經常如此表達自己的感受。表示大部分1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明確表達自己高興的情緒了。

家庭組
家長對3歲孩子關於成就期待的教養態度是如何呢?

我們發現父母對3歲孩子成就教養所持的想法,約有3/5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我應該要求孩子好還要更好,使他進步」,而有2/5的父母不同意或很不同意;在「只有孩子表現良好學習成果,我才有成就感」上,有2/3的父母表示不同意 或非常不同意、而有1/3的父母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托育組
教保人員對3歲孩子關於成就期待的教養態度是如何呢?

華人傳統的教養觀很強調子女的責任是光宗耀祖,也就是,家族或大人的成就來自子女的成就,因此子女要盡力達到最好的表現。我們發現幼兒的教保服務人員對3歲孩子成就教養所持的想法,約有3/5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大人應該教導孩子好還要更好,使孩子進步」,而有2/5的教保服務人員不同意或很不同意;在「只有孩子表現良好學習成果,大人才有成就感」上,有3/5的教保服務人員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而有2/5的教保服務人員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本期人物介紹要介紹的是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陳柏熹教授。陳教授也是負責研發臺灣每年國中教育會考考題的臺師大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以及本校雲端中心主任。陳教授曾參與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為該計畫的共同主持人。陳教授在KIT問卷研發過程中,提供很多方法學上的建議,並且協助本計畫研發電腦評估工具,以及編製問卷和研發量表。陳教授的學術專長為測驗評量、心理與教育統計和電腦化適性測驗,對本計畫的測驗發展與計量方法有重大貢獻。

   

撰文/師大人發系黃迺毓老師

小兔們要一起玩,小小兔比其他人都小,就不能跟大家玩嗎?一開始,還真是礙手礙腳,他被冷落一旁,只能欣賞別人的表現,卻無法加入遊戲,直到強敵狐狸出現,小兔及時救了大家的命,原來他很會躲迷藏呢。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所以當父母說「不行,你太小了」,孩子應該習慣了。但是當他跟別的小孩(包括同儕和手足)玩耍時,他如何讓自己肯定「大小剛好」? 成人的年齡差別與表現不一定很明顯,四十歲的人不一定比三十歲的人能幹多少,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足跡不同,然而小孩子差幾個月就可能有明顯的能力差異,跟自己之前比較多半是「我會了」的成就感,但是跟別的小孩,尤其是比自己大些的小孩玩,就可能看到能力落差。混齡的學習有點像是孩子多的家庭,大的孩子成為小孩的學習對象,當然,也會面對「不行,你太小了」的不便,讓孩子在「參差不齊」中學會成長的順序,看到自己的能與不能。 發展資料庫的每一筆資料都是個別孩子的成長足跡,不是用來比較的,或許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孩子發展的「常態」,卻不是「標準」,如果你的孩子超前,學著以平常心欣賞,如落後,你可以及時關切,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可別亂找藥方喔。

聽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