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

 

炎炎的夏日過去,KIT本波國小的訪問也結束了。感謝各位家長、老師還有小朋友們的參與,期待將各項研究發現與您們分享!

新的學年開始,所有參與KIT的孩子們也都上國小囉!祝福大家在學習的新階段,收穫滿滿,享受學習的樂趣( ˊᵕˋ )

從今年8月開始,KIT邁入了第四期的五年計畫。在此,也要由衷地感謝各位家長、老師和小朋友,因為您們的長期協助和支持,才使得KIT計畫可以持續發展。KIT的每一位孩子都是我們心中的珍寶,您們提供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和環境資料都是極為珍貴,無可取代的!正因為有您們的協助,才使我們得以勾勒出臺灣孩子成長和環境的樣貌,也才有可能對國家政策提出建言和對社會產生影響力。懇請大家繼續支持KIT,讓我們能一直陪伴孩子茁壯成長,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再次感謝您們無私的奉獻和支持!

本期電子報為各位介紹的是法國兒童發展長期追蹤計畫Etude Longitudinale Française depuis l'Enfance(ELFE),又名French Longitudinal Study since Childhood。該計畫從研究對象新生兒階段開始蒐集其發展資料至成年,目前已蒐集了10波資料。ELFE由兩個國家型的計畫整併而來,最初的目的是在關注個人成長過程的健康與社會化歷程,但整併之後,則彙整了跨領域的研究主題。過去十年,該計畫也將各項研究發現與相關單位及大眾分享。

「親子共讀」已被證實對孩子的語言、認知、社會情緒和整體發展有正面影響,那在臺灣,親子共讀實踐的成果如何?父親與母親的親子共讀,是否也會有程度上的差異?本期語言組專題,將以KIT的三月齡組幼兒在1到3歲期間的家長問卷為依據,與您分享相關研究發現。

本期「人物介紹」非常榮幸邀請到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的現任處長—蘇碩斌處長來與我們分享。蘇處長是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曾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的館長,近年更是著力開發「創造性非虛構寫作」。蘇處長的學經歷跨越了社會學、文化研究、文學、歷史、藝術等不同學科,學術著作豐富多彩,主要關注臺灣人面對的時代巨變。此外,蘇處長還是一位積極參與孩子成長的新好爸爸。就讓我們透過本期的人物介紹來深入了解這位經歷豐富的處長吧!

最後,我們要介紹一本童書《爸爸的頭不見了》。什麼!爸爸的頭竟然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哦~原來是因為工作繁忙的緣故,爸爸暫時把頭留在公司,只讓身體回家和家人相聚。本書的作者以誇張詼諧的方式述說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會有段「頭不見了」的時間,雖然這讓人有喘息的空間,但是不宜成為常態喔!共處不等於陪伴,記得好好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才能讓彼此感受到「人在心也在」的陪伴。

 

本期電子報為您介紹的是法國兒童發展長期追蹤計畫Etude Longitudinale Française depuis l'Enfance(ELFE),又名French Longitudinal Study since Childhood。該計畫由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mographic Studies、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與其他政府單位共同合作執行,隨機選取349個法國都會地區的產科,進行樣本招募。ELFE追蹤2011年出生於法國、具全國代表性的18,000名新生兒,目前樣本已滿10歲。該計畫已蒐集了10波的資料,將持續追蹤這些兒童進入青春期、並至成年,預計共追蹤20年。ELFE是由兩個國家型的計畫整併而來,最初的目的在關注個人成長過程的健康與社會化歷程,例如環境中的各種污染源對於孕婦及孩童的不良影響。到了ELFE計畫階段,更是彙整了跨領域的研究主題。過去十年來,該計畫已陸續提供各項發現給相關單位及社會大眾,例如:(一)建議孕婦家中應避免使用殺蟲劑,以免造成男嬰生殖器異常;(二)建議家中有新生兒的父親請育嬰假,對將來的父職參與及共親職都有長遠的幫助;(三)建議限制2~3歲幼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免對其睡眠、行為、早期學習能力帶來負面影響等。

2018年的10月間,法國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的研究、預測及統計處以ELFE計畫蒐集的11,035筆一歲家長問卷資料為依據,發表了一份有關親子語言互動與幼兒語言發展的報告:“Primo-socialisation au langage: le rôle des interactions langagières avec les parents durant les 365 premiers jours de l'enfant d'après l'enquête Elfe”(英譯:“Early language socialisation: the ELFE survey into the role of language interaction with parents during a child's first 365 days”)。報告中檢視了父親與母親「唸書給孩子聽」的頻率(分為「從不」、「偶爾」、「經常」),發現法國的孩子在一歲大時,從來不曾唸書給孩子聽的父親的比例(40%),幾乎是母親的兩倍(21%)多。(請參考下圖黃色圈選處)

按此可至原始報告出處)

ELFE官方網站:https://www.elfe-france.fr/en/

 

語言組
孩子於1歲、2歲、3歲時家中的親子共讀情形

 

關於親子共讀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各項能力發展的重要性,在歐美早有研究提出實證。KIT歷年來的記者會成果發表,也陸續以資料庫所蒐集的本土資料,證明家中提供的親子共讀對於孩子語言、認知、社會情緒和整體發展的正面影響(按此可看到KIT記者會媒體報導)。

但即使我們都明白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在臺灣,親子共讀實踐的成果如何?爸爸與媽媽的親子共讀,會不會也有程度上的差異?在這一期的電子報語言組專題中,我們以KIT3月齡組的孩子在1歲、2歲與3歲的家長問卷為例,篩選出由爸爸或媽媽填寫的問卷資料,來分別看看爸爸們與媽媽們在孩子1、2、3歲不同年齡每週「唸書給這孩子聽」的狀況。該題目共有7個級距選項,頻率由低至高,分別為「沒有,尚未開始」、「每週少於1次」、「每週1-3次」等,至「每週10-12次」或「每週13次以上」。下圖呈現孩子1-3歲時爸爸與媽媽唸書給孩子聽的各級頻率百分比。我們發現:

 

(一)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不論是爸爸或是媽媽,每週唸書給孩子聽的頻率都逐漸增加。另外,孩子在1歲大時,在家中從來和幾乎不曾唸書給孩子聽的家長,每10個爸爸中超過6(61%),每10個媽媽中則接近5(48%)。到了孩子3歲,在家中仍然從來或幾乎不曾唸書給孩子聽的家長,每10個爸爸中接近4(38%),每10個媽媽中則接近3(27%)

(二)從孩子1歲到3歲,媽媽們每週唸書給孩子聽的頻率,都比爸爸們還要高,這個差別非常一致。另外,如果我們將「每週7-9次」、「每週10-12次」、「每週13次以上」歸類為「經常」(平均為每天至少共讀1次),在孩子1歲大時,有7%的爸爸、11%的媽媽會經常唸書給孩子聽。到了孩子3歲,則有14%的爸爸、20%的媽媽經常唸書給孩子聽,比例上都比孩子1歲時成長了一倍,但經常與孩子共讀的比例仍然偏低。

與本期電子報介紹的法國兒童發展長期追蹤計畫ELFE在孩子1歲大的家長問卷中「唸書給孩子聽」這一題的父親與母親回答的結果比較,臺灣的父母在孩子1歲大時「從未」唸書給孩子聽的比例(分別為46%33%),都高於法國的父母(分別為40%21%)。若將法國ELFE計畫「經常」唸書給孩子聽定義為平均每天與孩子至少共讀1次,臺灣的爸爸媽媽在孩子1歲大時「經常」與孩子共讀的比例(分別為7%11%),則都低於法國的爸爸媽媽(分別為24%43%)。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現任處長—蘇碩斌,是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在借調到國科會之前,擔任過國立臺灣文學館的館長,是文化社會史的學者,也是博物館的推手。近年更是著力開發「創造性非虛構寫作」,在出版市場有很好的銷售量。

多元學科的交融與創新

蘇處長的學術養成過程是接受社會學訓練,主要研究領域是文學、都市、媒介文化。在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擔任教職之前,也曾經在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任教。蘇處長也是社會科學界少數使用歷史材料做研究的學者,再加上於臺灣文學館的行政經驗,蘇處長的學經歷已跨越了社會學、文化研究、文學、歷史、藝術等不同學科。

由於跨越多元學科,蘇處長很能融合社會科學的空間格局、歷史研究的時間尺度、以及文學藝術的情感互動。從處長在研究和行政上的展現,也能發現他一直兼顧以上幾個特點。

臺灣人面對時代巨變的學術探索

蘇處長的學術研究,主要關注臺灣人面對的時代巨變。例如專書《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寫的是一百多年前臺北市誕生的故事。書裡先說臺北在清末時期是三個老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那是天高皇帝遠、國家看不到地方社會的時代,三個老市街不只是地理分開、人也不太往來,「國家統治」其實是鬆散的一件事。但到了1895年日本統治就不一樣了,透過各種「現代科學」的土地調查、人口調查、地圖集,殖民統治臺灣25年後,國家把三市街看清楚了,一切納入掌握、實施都市計畫,1920年「臺北市」才名副其實出現在歷史上。最後,蘇處長也順著歷史在反省,市容當然比較美麗,但活在都市的人呢?被科技監控的人們,是自由或是孤單?因此他在書末說這段現代統治的都市史是「優雅的暴力」。

其他主要研究,還有臺灣人創辦的第一份報紙《臺灣民報》的歷史、臺北「書店街」從日本時代的榮町通り到戰後重慶南路的變化等等,幾乎都集中在日治時期的前後。蘇處長認為,這個時代,是臺灣人面對「現代」來襲的第一次經驗,所以,人們怎麼解譯世界、如何產生因應之道、受到什麼傷害、得到什麼進展,都是值得我們面對未來世界的參考點。

陪伴孩子成長的新好爸爸

蘇處長的小孩目前已就讀碩士班,他是大量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蘇處長特別想分享在家庭分工爭取到的兩個重要任務,一是參加PTA (家長會,簡稱PTAParents Teacher Association);二是睡前講故事。

 

第一個任務是參加PTA。蘇處長因為喜愛觀察小朋友的群體生活,因此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成長歷程,他幾乎都重度參與PTA並且擔任幹部。他發現,父親在PTA不僅不奇怪,而且參與人數和扮演的角色都愈來愈重,也算見證臺灣社會兩性平等的一大進展。

另一個是講故事。因為蘇處長自己喜歡文學,因此在小孩聽懂人話開始,就每天至少講一本繪本,直到小孩四年級。他親身感受「共讀」的重要性,因為父親本就嚴肅,親子關係遠不如母親親近,蘇處長說,掌握睡前幾十分鐘、假借繪本的角色,真的創造了專屬父子的搞笑時光。共讀為何結束?蘇處長記憶深刻的說,是在唸了幾乎四本《哈利波特》之後,對於《火盃的考驗》裡「儲思盆」的文學布局技巧不滿,因此一邊唸故事、一邊批評JK羅琳,結果是,小孩在多次抗議未見改善,一把搶下書說「我自己看」………。 

 

爸爸的頭不見了(道聲)

撰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黃迺毓教授

事情大條了,孩子們發現爸爸的頭竟然不見了!是怎麼回事?!全家人都調整作息,配合著無頭爸爸。也都發揮創意,幫他裝了一個紙頭,看起來像是有頭有臉,其實還是虛有其頭。接下來的日子,全家一番折騰,幫助爸爸面對因缺頭而帶來的不方便,然而,沒頭沒腦的爸爸也有好處,缺少了大腦的判斷,他很聽話,家人的要求他都照做,孩子們也趁機索求,簡直無法無天,但是爸爸都不以為意,讓人幾乎以為其實這樣下去也不錯。幸好,某天,爸爸的頭又出現了,原來之前一段時間他太忙,專注於工作,如今任務結束,生活回歸正常。

作者以誇張詼諧的述說來描寫這個暫時失序的家庭,是啊,何止是父親,每個人都會有段時間「頭不見了」,好像單獨躲進洞穴裡,軀殼跟著家人生活,心神卻在外太空,哈哈,偶爾如此真的不錯,其他家人可以從千篇一律的作息中「放假」,有些容許放肆的空間。但是,這不宜成為常態喔,就像書後,孩子們仍是覺得爸爸的頭回來了真好,因為他們很想念他!

共處不等於陪伴,一不小心,我們會以為我們都常伴左右,然而對方卻感覺我們身在心不在,這樣只有表面的相處雖聊勝於無,總是遺憾。

聽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