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

又到歲末年終之際,心中充滿感恩,感謝支持KIT計畫的每一位幼兒、家長、老師和朋友。即將迎接2024年的到來,期望能繼續陪伴KIT的孩子長大,記錄孩子珍貴的成長經歷。

本期電子報為您介紹全世界最大型的健康研究之一,挪威的長期追蹤計畫Norwegian Mother, Fa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MoBa)。除了問卷資料外,MoBa建立了龐大的生物資料庫,生物樣本包含了血液、尿液、臍帶血、乳牙等,主要目的在找出疾病原因,並確認疾病的早期病徵,以加強疾病預防及治療。

家長還記得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始會自己用湯匙吃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是他們建立自主性和獨立性的重要一環。其中,使用湯匙進食這項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技能,牽涉到手部協調、手指靈活度,對孩子而言其實充滿著挑戰,但也能帶來成就感。

本期電子報介紹的人物是新加入KIT第四期研究計畫的成員,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唐淑華教授。唐教授的學術專長為青少年情意教學、教育心理學與閱讀教學,負責研發本計畫第四期國中及高中學生學校環境品質與學習經驗工具,唐教授的學術專長對本研究執行將有重要的貢獻。

最後,我們要介紹一本童書«蛙弟穿衣服»。這本童書是以明明需要冬眠卻一心想出門的蛙弟為主角,清楚地描寫蛙弟媽媽來來回回的叮囑,各種衣褲與配件的穿穿脫脫過程,成就了有趣又喜感的結尾。天下父母心,怕孩子受傷害,往往常因為愛而幫忙決定所謂「正確」的方式,但讓孩子自己檢視、自己修正、適度的探索和嘗試。雖然來來回回,卻也成為孩子成長的養分。

 

 

本期電子報為您介紹挪威的長期追蹤計畫Norwegian Mother, Fa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MoBa)。該計畫由挪威的政府部門Ministry of Health and Care Services下的研究機構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所創立,從1998年開始招募懷孕婦女。至2015年時,該計畫樣本兒童與青少年已超過11萬4千名、母親超過9萬5千名、父親超過7萬5千名,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健康研究之一。Moba建立了龐大的生物資料庫,生物樣本包含了血液、尿液、臍帶血、乳牙等,主要目的在找出疾病原因,並確認疾病的早期病徵,以加強疾病預防及治療。

該計畫自樣本母親懷孕第17週開始蒐集與樣本相關的各類生理資料(如超音波、父母親血液樣本、尿液樣本),以及父母和家中環境等問卷資料,並蒐集新生兒臍帶血,陸續在樣本成長期間進行父母問卷調查。在樣本7歲時,蒐集樣本乳牙及母親的氣喘、過敏和飲食等資訊;樣本8歲時,開始進行其自陳問卷資料蒐集,調查其心理健康與發展狀況;在樣本進入青春期的13歲時,再次蒐集心理健康相關資料,並於其14歲時調查其飲食習慣。

該計畫至2015年時,已有超過300篇以上的醫療或科學文獻,研究議題多元,包括孕期和產期健康、生殖、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童年與健康促進、環境污染物、飲食與營養、精神疾病、語言與學習、各式疾病(如糖尿病、氣喘過敏、乳糜瀉、癌症、心血管疾病)、健康層面的社會不平等情形、過動症研究、自閉症研究、睡眠障礙、過重與肥胖、新冠疫情、腦性麻痺、牙齒健康、空氣汙染、酒精攝取等。其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為:母親若能於受孕前四週至懷孕初期的前八週攝取足夠的葉酸,即可有效預防孩子的語言學習困難及自閉症。

MoBa

https://www.fhi.no/en/ch/studies/moba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會自己用湯匙吃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是他們建立自主性和獨立性的重要一環。而其中,使用湯匙進食這項看似簡單的技能,實則是一場充滿挑戰與成就的學習旅程。使用湯匙不僅僅是一種動作,更是一種複雜而有趣的技能,牽涉到手部協調、手指靈活度。

這項技能的習得,對孩子而言有著重要的好處。首先,它培養了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提高了手指的靈活度。這對於日後其他精細動作的執行,如書寫和其他手工藝品製作,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其次,使用湯匙進食培養了孩子對食物的辨識能力,從而激發了他們對飲食多樣性的興趣。這也是一種啟蒙,讓孩子更加主動嘗試各種食物,擴展味蕾的可能性。這項技能的發展過程充滿樂趣,孩子在每一次成功使用湯匙進食的瞬間都能感受到成就感,這對於建立自信心和獨立性至關重要。在學會使用湯匙進食後,孩子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家庭用餐的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社交技能。

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歲的孩子中,約有74.7%還無法自己使用湯匙進食, 20.9%的孩子不太熟練;一歲半的孩子中,有9.8%還處於無法掌握這項技能的階段, 35%的孩子不太熟練;到了兩歲的階段,孩子的進步快速,對於自己使用湯匙吃東西,完全不會以及不太熟練的孩子剩下9.6%,27.9%處於普通熟練階段,62.4%對此動作非常熟練。到了三歲,幼兒進入幼兒園前的學齡前階段,情況稍有改變,有0.2%的孩子還未掌握使用湯匙的技能,1.7%表示不太熟練,14.7%處於普通熟練,83.4%對此動作非常熟練。隨著年齡增長,四歲的孩子已經非常熟練地使用湯匙進食,達到91.6%;五歲時,有97.2%的孩子能夠自如地使用湯匙進食;而到了六歲,已有97.9%的孩子對此動作非常熟練。

這些結果反映出孩子在學習使用湯匙進食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挑戰和成就。透過這項技能的培養,孩子不僅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更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建立了自信心和獨立性。這份研究希望為家長提供深入的了解,同時分享孩子成長中的喜悅和驚奇,見證他們由摸索到熟練的成長過程。

 

 

本期電子報介紹的人物是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唐淑華教授。唐淑華教授為KIT第四期研究計畫新加入的研究成員,負責研發本計畫第四期國中及高中學生學校環境品質與學習經驗工具。

唐教授的學術專長為青少年情意教學、教育心理學與閱讀教學,主要研究領域聚焦在瞭解希望感與認知學習的關係。過去在執行國科會研究時,除了直接進入中學教學現場設計情意教學課程之外,亦多次與中學老師合作設計多元選修課程。

由於KIT第四期計畫研究調查對象包括12歲以上的青少年,此階段學生需面對升學競爭壓力、同儕認可等議題,因此瞭解學校環境如何協助青少年適應這些課題更為關鍵,唐教授的學術專長對本研究執行將有重要貢獻。

 

蛙弟穿衣服(拾光)

撰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黃迺毓教授

寒冷的下雪天,蛙弟想出去玩,明明青蛙需要冬眠,媽媽卻沒阻止他,於是他開始穿戴衣物,襪子、靴子、帽子、圍巾、手套,衝出門去玩,媽媽提醒他忘了穿褲子,他跳回屋裡,將身上衣物脫下,穿上褲子,再依序穿上其他衣物,又跳出去,媽媽再提醒他忘了穿上衣,他回到屋裡,脫脫脫,再穿穿穿,以為穿戴整齊了,出外後,在媽媽的提醒中發現忘了穿內衣褲,只好再回頭重複脫穿的動作,終於裡外兼備了,但他也累昏了,決定回床上睡覺!

這本書超爆笑,首先,在蛙弟穿衣服的情節中,我們或許也想到自己的可笑經驗,穿著看似瑣事,卻有其先後順序,總是需要許多練習,尤其臺灣氣候多變,到底怎麼穿著才適當,父母得讓孩子自己學著感受,才會舒服。其次,青蛙媽媽沒有氣急敗壞,她讓孩子自己動手,然後在必要時問他:「你是不是忘了什麼?」讓蛙弟自己檢視,自己修正,雖然來來回回,蛙弟看似狼狽,卻歡天喜地的折騰著,這種教養的幽默對親子都是最珍貴的。

在捧腹大笑之餘,我深深的被感動著,我們因為愛,怕孩子受傷害,往往自做主張幫他決定「正確」的方式,其實適度的探索和嘗試是成長的養分。想想,若一開始媽媽就禁止蛙弟出門,雖然保護了蛙弟,卻少了許多互動和「進步」過程。雖然終究蛙弟還是睡了,但是比起從開始就乖乖睡,是不是精彩多了啊?

聽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