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大地充滿新氣象。KIT新波次的調查於今年2月啟動,感謝各位家長、老師和小朋友繼續參與KIT

本期電子報為您介紹的是歷史悠久超過40年的紐西蘭長期追蹤計畫,Christchurch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y (CHDS),計畫起始於1977年,追蹤新生兒的健康與教育發展狀況,蒐集出生、兒童、青少年至成年其成長及生活歷程的問卷、訪談及認知功能測驗等。

在家庭科學裡,有個概念叫做「親職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家長評估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勝任親職角色,並完成教養任務。親職自我效能感非常重要,對孩子和家長本身都能帶來正向的影響。 每位家長都想要有效地勝任「親職」這個角色,讓我們一起透過KIT的分析來看看臺灣的父親、母親在孩子1歲、2歲、3歲時,其親職自我效能感如何。

本期電子報介紹的人物是KIT第四期計畫新加入的研究成員陳毓文教授。陳教授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術專長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特別關注於弱勢群體兒童與青少年的需求與福利,致力於應用科技於社會福利領域的創新。陳教授在國際合作與跨域研究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對本計畫國際合作的強化,將具有實質的貢獻。

最後,我們要介紹一本童書«吃六頓晚餐的貓»。這本童書的主角是隻食量很大的貓,每天要吃六頓晚餐;而牠幸運又聰明,分別在左鄰右舍張羅了六個家,巡迴吃著不同的食物,游刃有餘適應著六種生活方式來餵飽自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同時成為六個家庭的寵物貓-席徳吧。

 

 

本期電子報為您介紹的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外長期追蹤計畫,Christchurch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y (CHDS) ,至今已有超過40年的歷史。該長期健康追蹤計畫起始於1977年,由紐西蘭政府單位Health Research Council of New Zealand經費贊助,追蹤出生於1977年紐西蘭基督城都會區的1,265名新生兒的健康與教育發展狀況,自其出生、兒童、青少年至成年,蒐集其成長及生活歷程的問卷、訪談及認知功能測驗等。

該計畫目前的相關論文、報告、專書、書籍篇章已超過500篇,研究議題繁多,包含酒精與大麻使用、終身精神疾病導致的心理社會和功能性損傷、因童年遭不當對待而產生的長期心理社會影響、基因或環境和精神疾病的相互作用、重大災難造成的心理社會後果、人格特質與成年後的社會心理能力的關聯、40歲以上婦女與進入更年期的變化、與肥胖相關的社會心理因素等,希望能藉由研究發現以利政策的制定及實踐。該計畫並於2019年完成樣本滿四十歲的訪談。

紐西蘭長期追蹤計畫CHDS

https://www.otago.ac.nz/christchurch/research/healthdevelopment

 

 

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教好孩子

 

為人父母雖然令人喜悅,但也並不容易,更何況這是一條漫漫長路,能夠有效地勝任「親職」這個角色,想必是每個家長都有的心願。在家庭科學裡,有個概念叫做「親職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家長評估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勝任親職角色,並完成教養任務的主觀評估。

以親職自我效能感為主題的研究數量非常可觀!研究對象包含了各個種族、文化、社會,也涵蓋不同子女發展階段的家長,而這些研究幾乎都有一致的結論,那就是親職自我效能感非常重要、對孩子和家長本身都能帶來正向的影響!家長的親職自我效能感不僅與溫暖、關懷、支持等家長的正向教養行為有關,而且也與家長自身以及子女較好的身心健康、各面向的良好發展,以及社會適應表現等有關。

既然親職自我效能感這麼重要,在社會變遷快速、資訊科技發達下的臺灣,家長都有良好的親職自我效能感嗎?大概是什麼樣的分佈呢?透過KIT,我們可以來解答這個問題。

KIT資料庫不僅關心幼兒的發展,也在乎臺灣家長的育兒經驗,調查問卷就有一個題目,反映臺灣幼兒家長的親職自我效能感:「我覺得我有能力教好孩子」,答項包含了「很不同意」、「不同意」、「同意」以及「很同意」。

我們分析了3月齡組的孩子在1歲、2歲與3歲時,由孩子主要照顧者是爸爸或是媽媽所填寫的家長問卷資料,結果呈現如下(填答「很不同意」的比例都不到0.5%,因此併入「不同意」的答項中):

(1) 爸爸為孩子主要照顧者的家長問卷資料顯示,針對「我覺得我有能力教好孩子」這個題目選答「很同意」及「同意」的比例,在三個時間點都很高,依序為:95.2%、95.0%,以及94.3%

(2) 媽媽為孩子主要照顧者的家長問卷資料同樣指出,針對同個題目回答「很同意」及「同意」的比例,在三個時間點也都很高,依序為:93.7%、92.8%,以及91.9%

(3) 不論是由爸爸還是由媽媽填答的家長問卷資料,選答「很同意」、「同意」,以及「不同意或很不同意」的比例都相當穩定;僅有在孩子3歲時,媽媽為主要照顧者選答「很同意」的比例,比在孩子1歲與2歲時有些提升。

當然,這些資料有很多詮釋的方式,大家不妨也想一想,自己有什麼樣的見解。而就研究者的角度,必須要提醒家長的是:親職自我效能感是一種主觀的評估,它與家長的知識、能力雖然有關,但也不是完全由家長的知識、能力來決定。像是,如果家長非常嚴厲地要求自己一定要成為完美的父母…即便他/她具備許多養育教導子女的知識與能力,他/她仍然有可能因為過分嚴格的自我要求,而抱持著較低的親職自我效能感。

總結,這些數據顯示出臺灣幼兒家長普遍都有還不錯的親職自我效能感,這是個很好的現象,不過仍然有可以繼續精進的空間,像是可以思考如何讓更多的爸爸、媽媽認為「很同意」,且讓更少的爸爸、媽媽選答「不同意」或「很不同意」。

 

 

本期電子報介紹的人物是陳毓文教授。陳毓文教授現職為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她曾主持國科會、教育部與衛生福利部等多項計畫,並發表多篇國內外論文。她特別關注於弱勢群體兒童與青少年的需求與福利,透過參與國際合作研究計畫、擔任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以及在國內重要社會福利機構,如世界展望會以及婦女救援基金會,擔任董事等角色,積極推動兒童權利的實踐與提升。

自2016年起她參與由35個國家所組成之研究團隊,先後與家扶基金會及世界展望會合作,調查國內8、10與12歲一般兒童、經濟弱勢兒童以及原住民兒童的主觀福祉;2022年則與持續與該國際團隊合作,針對兒童在COVID-19疫情下所受到的影響為題進行調查,這些研究成果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依據,特別是在推動落實兒童權利方面。

此外,她也與澳洲雪梨大學合作跨國收出養與原住民兒童福利研究,原住民兒童福利研究則亦納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團隊,以三國比較作為研究方向。陳教授還致力於應用科技於社會福利領域的創新,如接受衛生福利部的委託,運用大數據分析、AI機器學習和文字探勘技術對兒童保護系統進行優化研究,展示了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與前瞻性。陳教授不僅深化了學術領域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福利研究的理解,也推動社會實踐中對於兒童權利的落實,她在國際合作與跨域研究方面的豐富經驗,對本計畫第四期國際合作的強化,具有實質的貢獻。

 

吃六頓晚餐的貓(和英)

撰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黃迺毓教授

席德是隻幸運的貓,牠食量很大,每天要吃六頓晚餐,哪個主人養得起這種吃貨啊?幸好牠挺聰明的,分別在左鄰右舍張羅了六個家,然後巡迴在這些家裡吃不同的食物,也就是說,牠必須適應六種生活方式才能餵飽自己。席徳很厲害喔,同時當六個家庭的寵物游刃有餘,六個主人都被蒙在鼓裡,直到席德重感冒看醫生,去了六次才被發現。主人們很生氣,要求牠擇一而「忠」!那太難了,為了不挨餓,牠搬到另一條街,這個社區大家訊息互通,也都覺得牠同時吃六頓晚餐很OK,所以皆大歡喜。

到底該吃多少才合適?到底該如何吃才健康?幾乎所有的親職講座後面的提問時間,都會有家長問到有關吃的問題,想當然爾,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是最直接而具體的。雖然營養資訊很多,但個別差異是不可忽略的,除了把握大原則,也要觀察孩子的差異,以免讓食物成為成長過程的爭端。黑貓席德是大胃王,牠的「需要」沒有錯,環境如何滿足牠的需要才是重點。

我也想到「群養」的觀念,核心家庭一對父母要負起全部教養責任,社會支持若不足夠,容易成為「脆弱家庭」,然而每個家庭資源有限,很難滿足孩子方方面面的需求,往往讓家長們焦頭爛額,力不從心,只好試著以金錢解決問題。席德從「我的貓」成為「我們的貓」,終於得以安身立命,你看看牠那心滿意足的表情,真是耐人尋味啊。

聽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