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

炎炎夏日到來,記得要多喝水,注意防曬喔!學期暫告一段落,KIT祝福所有的家長、小朋友及老師都能夠把握假期好好休息! 祝福大家有個平安快樂的暑假!

本期電子報為大家帶來許多豐富的內容,也請不要錯過囉!

此次為各位介紹的是來自紐西蘭的長期追蹤計畫Growing Up in New Zealand此計畫由政府單位The Ministry of Social Development經費贊助,透過衛生、教育、研究、統計等單位跨部門合作,並由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執行。更多內容歡迎至「國外資料庫」單元查看。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華人社會,相當看重教導子女「知恥」。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當自己的行為未達到、甚或違反社會道德的標準時,他人對自己的負向評價。本期「孩子發展知多少」單元將帶您探究在目前臺灣的教養文化中,幼兒恥感情緒的發展情形如何。

本期電子報介紹的人物是KIT第四期計畫新加入的研究成員吳怡萱助理教授。怡萱老師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學術專長為社會情緒學習、親職教育,以及學校心理學,主要研究領域聚焦在校園與家庭的系統性預防方案。基於在社會情緒學習、親職教育、校園和家庭系統性預防方案方面的經驗,特別是在探索各種家庭環境因素和青少年社會情緒發展之間的關係,怡萱老師將為本計畫提供實質貢獻。

最後,我們要介紹一本童書«市場街最後一站»。小杰跟奶奶搭著公車去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到底末站的風景有什麼?過程中又會發生哪些事情?讓我們透過童書導讀一探究竟吧!

本期電子報為您介紹的是紐西蘭的長期追蹤計畫Growing Up in New Zealand。該計畫於2008年正式開始,長期追蹤出生於21世紀的新世代,由政府單位The Ministry of Social Development經費贊助,透過衛生、教育、研究、統計等單位跨部門合作,並由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執行。該計畫樣本為出生於20092010年間出生的6,000名新生兒,在族裔與社經等多元背景上皆具代表性,預計將至少追蹤至其成年21歲。該計畫從幼兒出生前的12週就開始調查母親的孕期資料(例如營養及運動),也蒐集孩子家庭中有關基因、生理、環境等相關資料,目的是希望能在健康、幸福感、家庭狀況、就學情形、心理發展、社區及環境、文化及認同感等面向上,描繪出紐西蘭下一個世代成長的概況及樣貌,提供方向讓政府能夠制定對兒童與青少年發展有利的政策與服務。

該計畫每三年左右蒐集一次資料,目前正在進行12歲的調查波次,樣本也紛紛進入青春期,對其蒐集的資料包括樣本與父母及朋友的相處、健康狀況、生理上的變化、對生活的觀感、對學校及老師的想法、課外活動與常去的場所、對自我的認同、對居住在紐西蘭的感受等。在此階段,除了樣本及其主要照顧者的問卷之外,該計畫也會蒐集測驗、遊戲與微生物資料(包括皮膚、鼻腔、咽喉等拭子樣本)。另外,該計畫也得到政府單位the Ministry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的經費補助,自行研發互動式的手機app,由計畫部分孩子參與設計與回饋過程,未來將透過該app來蒐集紐西蘭青少年們生活中例如照片、影像檔、錄音檔、文字等電子形式的資料,希望能全面瞭解影響下一代幸福感形成的各項因素,並規劃透過機器學習的測量方式來進行即時分析這些大量的資料。

官方網站連結:https://www.growingup.co.nz/https://www.growingup.co.nz/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華人社會,相當看重教導子女「知恥」。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當自己的行為未達到、甚或違反社會道德的標準時,他人對自己的負向評價。華人父母會有使用恥感教養方式來教導子女,用以確保孩子的思想與行為不會偏離目前社會認同的道德價值觀之信念,如「我該告訴孩子,他行為不恰當時應該感到丟臉。」此教養行為有別於西方文化,係屬華人文化特有的方式。

而「恥感」情緒是屬於具有自我評價意涵的自我意識情緒(self-conscious emotions)之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乃是隨著孩子認知發展、自我覺識(sense of self)以及與人互動的回饋,同時了解外在標準與規則後,慢慢發展的。在目前臺灣的教養文化中,幼兒恥感情緒的發展情形如何?現在就以KIT問卷題項中-「孩子做錯事時,會覺得丟臉。」這一題來了解臺灣幼兒恥感情緒的發展情形。題項由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依據孩子平日實際表現出該行為的頻率,由「從不如此」、「很少如此」、「有時如此」、「經常如此」、「總是如此」等五個選項中勾選。

圖1為臺灣家長在孩子1、1.5、2、3、4、5歲時所觀察到子女表現出該行為頻率的人數比例。由這張圖,可以看出臺灣孩子的「恥感」情緒,隨著年齡快速發展。

1歲時,已有近1成的孩子(9%),會因做錯事而覺得丟臉;

1.5歲時,已有3成的孩子(30%),會感到羞恥;

2歲時,已有超過5成的孩子(52%),會覺得丟臉;

3歲時,已有近7成(67%),表現出恥感情緒;

4、5歲時,僅有極少數的孩子(分別為4%與3%),從未表現出覺察恥感的情形。

可見,在臺灣家長的觀察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能覺察恥感。而很常表現出這樣情緒-「做錯事時,會覺得丟臉。」(包含「經常如此」及「總是如此」)的孩子,在1歲半大時已有12%;到了5歲,已有44%的孩子經常會有恥感的情緒。

本期電子報介紹的人物是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的吳怡萱助理教授。怡萱老師為KIT第四期研究計畫新加入的研究成員,與吳志文老師和周麗端老師合作,協助研發本計畫青少年家庭環境品質與經驗的測量工具以及探討各項家庭環境因素與青少年發展指標之間的關聯性。

怡萱老師的學術專長為社會情緒學習、親職教育,以及學校心理學,主要研究領域聚焦在校園與家庭的系統性預防方案。怡萱老師同時為教育部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員,以及國家教育研究院「社會情緒學習的人才培育取徑」協作委員。怡萱老師擁有豐富的國際教育及親職教養經驗,曾在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地學習和工作,致力於透過提升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的社會情緒能力,幫助大家邁向幸福人生。

基於在社會情緒學習、親職教育、校園和家庭系統性預防方案方面的經驗,怡萱老師能為本計畫提供實質貢獻,特別是在探索各種家庭環境因素和青少年社會情緒發展之間的關係。

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小天下)

撰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 黃迺毓教授

有品質的教養往往不需要花錢,生活中處處是教材,時時有教法,就看我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小杰跟奶奶搭著公車去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在讀者尚未知曉他們去哪裡、做什麼時,先得跟著祖孫二人搭公車。下雨天等車的滋味總是不怎麼愉悅,也透露出搭公車的「不得已」,因為他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開私家車。唉,為何要生活在「弱勢家庭」呢?真是不公平啊,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要過窮困缺乏的日子,但是看看小杰和奶奶如何在「辛苦又無聊」的時光中自娛娛人,又令人有點羨慕。

他們到站後下車,原來是去一個髒亂的地方,奶奶卻提醒:「有時候當你被髒亂圍繞,反而更能體會什麼是美好。」哇,好有智慧的老人家,原本因「家庭環境落差」而心懷不平的孫子,經歷到美好是自己去發現的,需要的是眼光和胸襟,而且他們去幫助和陪伴老人和窮人,成為別人的祝福,體會真正的富足來自分享和給予。

在施與受的關係中,孩子通常是「受」的一方,也容易讓他一直感到缺乏,即使他已經擁有很多,唯有當他成為「施」的一方,他才會脫離貧窮感,而真正的心滿意足。

聽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