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孩子的心情應該越來越開心吧,因為最期待的暑假就要開始了。最近,KIT計畫也順利完成了這學期的期末作業-學術研討會。本期電子報將會向大家報告這次研討會的內容。另外,本期電子報也延續過去的安排,從KIT問卷中挑選了一些題目,來和大家分享調查結果,以及適合親子一起聽的小故事。祝大家有個充實的暑假。

太陽高照,孩子們都準備好要放暑假了。最近,KIT計畫也順利完成了這學期的期末作業。由科技部人文與社會科學發展司教育學門指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暨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以及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協辦的「應用資料庫檢視幼兒生態環境與發展」研討會暨工作坊,於108年6月29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二樓201演講廳舉行。研討會的反應相當踴躍,吸引超過200位大專院校老師、學生、幼教領域專業人士報名參加,監察委員江綺雯委員也蒞臨會場致詞。江委員致詞中強調家庭價值的重要性,並期許學界與政府單位能夠互相合作,為台灣的幼兒福祉一起努力。研討會中除安排幼兒發展及調查研究等領域學者進行演說,也有25篇相關論文進行海報發表。發表的論文涵蓋幼兒健康狀況、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發展、以及家庭環境及托育環境的分析。

感謝參與KIT計畫的家長們持續地支持我們的調查,讓台灣和歐美許多先進國家一樣,能夠建置大型幼兒發展追蹤資料庫。近年來,政府為了提供幼兒健康成長的環境及增進幼兒的福祉不遺餘力,提出多項育兒教保津貼補助、嬰兒教保托育的公共化、免費教育等政策。這次的研討會可促進學術界對於相關研究的發展,也可藉由分享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的成果,提供家長育兒和教養的資訊,並作為政府擬定兒童健康、福利、家庭、托育、早療等政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認知組
孩子能夠移開遮蔽物,找出想要的玩具嗎?

寶寶會能夠移開遮蔽物找出玩具,表示已經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也就是說寶寶了解即使物體被隱匿在視線之外,它們仍繼續存在,所以會有搜尋物體的行為。零到四個月大的寶寶尚未具備具物體恆存概念,對這個年紀的寶寶而言,物體消失了,就是不見了,因而寶寶不會出現搜尋行為,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六個月大左右,寶寶逐漸知道被遮蔽的物體一直存在於遮蔽物下,並沒有不見,於是開始展現搜尋行為。到一歲時,物體恆存概念發展完成,大部分孩子都能夠移開遮蔽物,找出物體。

語言組
孩子能聽得懂簡單的口語指令,並完成它嗎?

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在三歲前快速成長,而語言理解的能力在一歲前發展的速度比語言表達能力快。大部分一歲前的孩子還不太會說話,但已能理解生活中常聽到的簡單用語。本研究發現滿周歲的孩子超過八成(83.3%)能聽得懂簡單的口語指令,而且能夠完成指令。例如當媽媽對孩子說「坐下」,孩子就會「坐下」;爸爸指著天空說「你看,飛機」,孩子就會抬頭看飛機;孩子在玩危險的物品,例如插座,父母大聲喊「不行!」,孩子就會住手。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可幫助孩子瞭解別人的意圖,達到溝通的目的,以及認識這個世界。

身體動作組
孩子會自己單腳連續往前跳嗎?

相信家長們在孩子開始能自行移位的時候一定會特別的感動,孩子的移位是從爬到走到跑,再來就到達了跳躍的階段,而跳躍又分為雙腳跳以及單腳跳,我們分析了三歲的孩子在「會自己單腳連續往前跳」的題目中,發現有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有了單腳連續跳的經驗及能力,以及有34.7%的孩子是完全不會的,而有此能力的孩子大多只落在不太熟練的區位,這是因為單腳連續跳的能力不但需要身體協調跟平衡感外,也需要足夠的肌力才能連續跳躍。

 

社會情緒組
家有害羞的孩子

在資料庫的三歲組孩子中,「遇到不熟悉的大人時,孩子會害羞。」回答「總是如此」與「經常如此」的比例,占了近六成。而四歲組孩子中,害羞的孩子也是佔了近五成五的高比例。相較於西方社會強調主動果斷的特質,在華人的文化中,似乎對於害羞特質的接納度較高。而這樣的特性,與文化的適合性,攸關個體的適應。這種特質也具有適度穩定的特性,但會隨著時間與環境因素,產生影響。

家庭組
家長對三歲孩子的教養態度是如何呢?

華人父母秉持著「在適當的時候需引導孩子養成期望或合宜的行為」的信念,也就是所謂的「管」。我們的調查發現,在三歲孩子的「孩子遇到我時,應該要主動跟我打招呼」上,有超過八成的父母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但仍有超過一成五的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而在「我與孩子說話時,孩子應該專心的看著我」上,則超過九成父母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以上這些結果顯示,父母仍然認為需擔負「教」子女養成合宜行為的責任。

托育組
孩子每天送托時看電視的情形是如何呢?

有關孩子在托育場所被餵看電視的新聞時有所聞,我們很好奇到底孩子在孩子園裡看電視的情形如何呢?根據本研究照護四歲的教保人員表示,孩子平均每天在托育場所看電視的情形為:沒有看電視者有38.7%,每日平均看一小時以下者有58.4%,1~2小時者有2.4%,超過2小時者0.5%。也就是說,雖然有三分之二送托的孩子會在托育場所看電視,但看的時間多不超過一小時。 其次,由於也有研究顯示,孩子適度地看教育性電視節目有助於其學習與發展,我們因此又調查孩子在托育場所看教育性電視節目的頻率。結果發現:在托育場所有看教育性電視節目者為多數(共佔76.9%),看的次數以每週一、二次為最多(每週看少於一次者28.2%,每週看1-2次者33.6%),但也有少數(約5%)孩子每週觀看次數高於五次(每週看5-6次者4.2%,每週看七次以上者0.5%)。 綜合上述,本研究顯示,大多數的四歲孩子在托育場所有看電視的機會,加上本研究也發現孩子在家裡也有看電視且時數不少,總合起來,孩子一天看電視的時間頗為可觀。因此,孩子看電視的時數及看教育性電視節目的頻率是否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及如何影響確實值得我們仔細的了解。

KIT的計畫已經滿三年了。本次我們特別訪問總計畫主持人張鑑如老師,請張老師與我們談談為什麼要繼續參加KIT計畫

持續參加KIT 計畫的重要意義

KIT計畫從105年3月開始蒐集全國資料,迄今已滿三年,參加計畫的很多小寶寶已經滿三歲、六歲了。謝謝家長和老師的參與和支持。

隨著孩子長大,家長和老師可能會問:我們需要繼續參加嗎?

答案是:YES, YES, YES!(講三遍,因為很重要)

為什麼呢?

因為: 孩子的成長是連續不中斷的,要瞭解孩子成長的變化,一定要長時間來觀察。而且,參與本計畫的孩子是我們從20萬名出生寶寶中隨機抽樣選中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長紀錄,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且無法回溯,是具有代表性的珍貴資料。這些資料對科學研究、對國家社會都具有重要貢獻。但若資料不足,則將無法做出有意義的推論,研究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國外幼兒發展資料庫從孩子出生開始蒐集資料,有的已追蹤孩子50年以上。這些研究不僅對家長和孩子個人很有意義,也對國家政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造福了更多的孩子。 所以,請家長、老師一定要和孩子繼續參加本計畫喔。 感謝您們的參與與貢獻!

生活在農場上的小男孩在小雞和小狗的陪伴下生活著,他看到動物伙伴們都漸漸長大,對「長大」這件事非常好奇且期待。跟著媽媽的生活,觀察到周圍的生物隨著一年四季不同的變化,他的結論是:「所有的東西都在長大,我看得出來。」卻也納悶:「我真的也會長大嗎?」 直到次年冬天,拿出年初收起來的外套和褲子,都太短了,他開心的說:「我也長大了!」長大,原來是這麼快樂的事,以前小孩都以「只要我長大」為生活動力,遇到困難也會在心裡默唸「只要我長大」,因為長大,我們才有機會和能力幫助自己和別人。 可惜,現在也有小孩私心希望不要長大,因為長大表示學習擔子越重,大人的期待太多,來自壓力的焦慮令他忘了享受成長的喜悅。小男孩生活在農場上,接觸自然,感受自然的節奏和變化的微妙,難怪他時時都在盼望長大,而且永不落空。現代都會區的小孩就沒有這麼豐富的天然環境,五官接觸的較少是天然的事物,而是人工的沒有生命的環境,成長是什麼?外表上是身體的變化,其實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而且是不知不覺的,不是靠人的刻意安排而「促進」速度或時機,製造發展假象,反而阻礙了孩子本來的正常發展呢!

聽聽這個故事